上一条:隆回职业中专来我院洽谈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 下一条:我院举行省级示范特色专业论证研讨会

关闭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大学——给母校的一封信

作者:共青团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4 14:32:31

编者按:今天校园网收到共青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2012届团干、委员的来信,这些半年前毕业的同学们,他们怀念着母校,母校也惦记着他们,我们祝愿所有的毕业生们都工作顺利、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我们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09级学生,已经毕业的12届院团委学生干部。今年6月,从返校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百感交集,但不知从何说起。今天,在毕业半年后,我们通过qq和电话商量,决定集体写一封信,讲讲我们心里的话。

    第一句想说的,是感谢。在这里,我们代表院团委所有学生干部,代表09级所有毕业生,衷心地感谢学院领导老师在这三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每一次取得成绩时受到的表扬,感谢每一次犯下错误时得到的理解,感谢每一次工作中的提醒指点,感谢每一次生活中的关心照顾;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的舞台,感谢每一次活动时提升我们的素质,感谢每一次上课时完善我们的知识,感谢每一次低头时教会我们的勇气,感谢每一次抬头时给予我们的实力;感谢学院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温暖瞬间,感谢每一次在图书馆看书听报告的充实,感谢每一次在后山怡园散步看樱花的宁静,感谢每一次在体育场上奔跑踢足球的洒脱,感谢每一次在校内校外的小店里吃得心满意足的惬意。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命运,那么感谢上天能让我们的故事在这里绽放,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相遇。

    第二句要说的,是记忆。在学院的三年时间里,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感动。还记得学院丰富多彩的活动吗?我们要写策划、写报道、写总结,我们要做广播、做海报、做赞助,我们要勤动员、勤组织、勤协调……当时的我们偶尔会觉得老师们太过于认真,活动要求标准定得有点高,但如今当所在的单位说我们“能力强、习惯好”时,我们真心地感激和庆幸曾经有过这段经历。还记得那些晚会吗?当时的我们为了能把活动做得更好,有多少次忘记了吃饭,有多少次牺牲了周末。而且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我们,甚至作为工作人员,都不能好好地看一次完整的演出,我们只能在幕后为所有的演员服务……但,这一切,我们从来不后悔。能够让台上所有节目有秩序有质量的呈现在舞台上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明白,不管自己走多远、飞多高,心中都要有一份责任,要勇于承担。还记得欢送晚会后和离校当天不舍的泪水吗?兄弟姐妹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从一开始就约定要一起奋斗、一起承担、一起说好一起走。而今,却是天各一方了。但变远的是距离,变浓的是情谊,我们,会常联系。

    第三句要说的,是努力。上半年回到学院拿毕业证那天,在校门口看到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12届毕业生返校”。我们都忍不住感叹着在学院的时间过得太快,还没来得及抓住就已经溜走了。不过早已卸任“团干部”的我们,好在没有了每天要考虑自己是否尽职尽责的压力。可是后来,在一个学弟当天的微博上,我们看到一句话——“今天的株洲职院,有种众神归位的感觉”。那一刻,我们感到了“责任”这两个字前所未有的重量。毕业了,学弟学妹们依然关注着我们的成绩!我们不能懈怠,因为我们今天的表现会成为他们明天的动力。我们每一个毕业生就都代表着学院,不管走多远,我们都是株洲职院的学生,都在母校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视线里。所以,我们要努力,要对得起“12届”这个名字,对得起所有人对我们的期望、要求和希冀!

    老师,我们很想你!朋友,我们很想你!学院,我们很想你!我们,会经常怀念,怀念那些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流泪的人和事!我们,会经常回来,回来这个让我们坚强、让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会继续奋斗,请等待我们的好消息!

    祝母校越办越好、蒸蒸日上!老师桃李满园、心想事成!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万事如意!
                                      共青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2012届所有团干、委员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本站由党委宣传统战处 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开发发布

本站兼容所有浏览器及任何模式

最佳分辨率1440*900及以上

电话:0731-22111115 传真:0731-22111114

招生电话:0731-22118833或0731-22118855

邮编:412001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经开区)智慧路79号

教育链接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常用链接

“师生诉求”督导平台

“我要表扬”平台

教务处

教师发展中心

计划财务处

科技处

信息管理中心

新媒体

 
©2005-2025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 备案信息:湘教QS3-200806-001045 | 湘ICP备05006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