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智慧路79号,坐落于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内。现为副厅级事业单位。
[曙光民办中学] 创办于1957年9月,属田心区教育办创办的民办学校。地址在田心北门外麻塘坳,时任校长为黄寿贵同志。其时学校规模仅有初中3个班,在校学生百余人。其后学校三易校址,分别在田心芋头冲、田心东门曙光小学办学。办学规模逐步有所扩大,但最大时亦不过10个班的水平。1960年,沈友文同志接任校长。
一九六六年,轰轰烈烈的文革烈火也烧到了曙光中学。学生纷纷走入社会,参加运动,学校被迫停课。民办学校无学生,失去了经济来源,学校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后求助、反映、造反到市教育局,因文革中株洲市教育局机关也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所以经济来源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这所民办学校从此在市教育局引起关注。
[株洲市第九中学]一九七一年,株洲市教育局在调整城市中学布局时,正式批复将曙光民办中学改制为公立学校,定名为株洲市第九中学。除原教师转正外,还从全市调入部分骨干教师,从大学应届生中分配来部分新教师充实九中队伍。当时在校班级有8个,不足400名学生,教职工总数不足30人。学校隶属市教育局领导,原市二中校长刘益祥同志调九中任负责人,原市教育局政工科周迎福同志也调入九中,由于周迎福同志仍主持市教育系统冤假错案平反工作,暂没有到位。学校正式迁入现校址,采取“一边建校,一边办学”的形式,办学条件仍十分简陋,电力不足,经常停电,用水不够,师生员工的吃水都需到市链条厂去挑。
七三年至七四年,为响应“五七”指示精神,学校开始“学工、学农、学军”活动,筹办校办工厂。在田心机车厂工宣队的支持下,开始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生产。七三年底周迎福同志正式到任,当时学校负责人为刘益祥,周迎福(政工组长)。
一九七五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由李继志任革委会主任,周迎福与袁翠分别任革委会第一、二副主任,晏许厚任校政工组长。
一九七六年,根据上级指示,学校撤消“革委会”,正式任命周迎福同志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袁翠同志任副校长。
从73年至77年,虽然教学楼、宿舍等都是“干打垒”房子,但通过上下努力,学校办学迎来了第一次辉煌期,入学人数逐年增加,最多时初、高中在校学生超过15个班,计700余人;77年恢复高考,形势喜人。学校开始有学生考入高校深造;校办工厂学工、学农也有成绩,学校经济状况也开始有所复苏。
一九八四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周迎福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定基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正规院校本科生任学校校长,军转干部王伟到校任副校长;吴倩升任副校长。但新的校领导班子虽尽力寻求新的办学思路,冥思苦想仍难有回天之术,教职工队伍仍不稳定,其时吴倩调市十一中。
一九八六年,陈天星同志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学校确定继续办好初、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校办企业,由陈天星同志主抓这一工作。该年中,陈天星同志通过内部挖潜,引进人才,开发新的产品,企业出现转机;同时创办江南环保设备厂,边建厂边投产,校办企业终于出现扭亏为盈。
[株洲市财会职业学校]一九八七年,李定基同志支援湘西贫困县——古丈,由陈天星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王伟副校长调市十一中,何章旺转业到学校任副校长。
当时的办学方针是:继续发展校办企业,酝酿创办职业高中。在秋季招生中,通过市财政局及省财校的扶持,学校正式招财会专业两个班,同时改名为株洲市财会职业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学校从此跨入职教行列。
一九八八年,财会专业招生4个班,显示了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同年,校领导班子进一步调整:校党支部书记周迎福;校长陈天星(李定基同志返株后调入市八中);副校长章定湘;工会主席何章旺。
为加快改革步伐,学校决定实行结构工资制,虽然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在教职工队伍中曾引起强烈“地震”,但校领导通过过细思想工作,坚持了这一改革举措。事实证明,这一举措,适应了市场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学校后来的飞速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年秋冬时分,创建华日进口汽车修理厂,同时开办进口汽修专业,引入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队员野村秀彰来校工作。为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先后与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计量局、市税务局商洽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在株洲职教界形成率先之势。
[株洲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一九九零年在市环保局的支持下,环保专业开始招生2个班,学校也再次改名为“株洲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由此,学校正式开始全面步入中等职教的快车道,内部管理得到强化,开设专业不断拓新、拓宽,迎来了第二次办学高峰期,社会声誉不断扩大,“环保学校”已在市内外家喻户晓。当时的校级班子是:市环保局阎双林局长任名誉校长,陈天星同志任校长;周迎福同志调离,易斌初同志调入任党支部书记。一九九四年,任命曾立明、彭程同志为副校长。
由于适应了市场要求,把握了职教规律,学校办学日益好转,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逐渐引起省、市领导的关注。至一九九四年底,在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市政府确定我校申报“国家重点职业高中”,简称“晋百强”工程,并且首批投资1200万元。
一九九五年,全校师生员工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加班加点、奋力拼搏,准备迎接国家教委的验收评估,同时也从全国各地调入一批骨干教师,充实队伍,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是年,学校以全省第一名的佳绩顺利通过“国检”,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一九九六年,学校更名为株洲市职业中专学校,是年加挂“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牌,实行“一校两制”,同时执行职业中专及普通中专教育。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副县级教学事业单位,同时成立校党委,时任校长为陈天星;党委书记为易斌初;副校长先后有曾立明、彭程、邓志革、钟立军等人;校工会主席仍为何章旺同志。九六年下半年彭程、钟立军两同志调离。
一九九八年,学校更名为“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同时保留“ 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校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陈天星校长一九九八年调任株洲教育学院院长,株洲四中校长侯作亭同志调任我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易斌初同志仍任党委书记,我校副校长为曾立明、邓志革同志,工会主席为何章旺同志。其时学校开始第三次创业高潮,进行了如下几件大事:
1、自筹资金三千多万元,完善办学条件和美化校园。
2、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进出口畅通”。自2001年来每年招生均突破千人大关,2004年新进各级各类学生3000余人。2002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获国家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顺利完成省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评估及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复检。
4、2002年5月完成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株洲分校、株洲汽齿厂子校整合工作,2004年2月完成与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的整合工作,扩大了学校实力(在校教职工达320人,在籍学生达9000余人),盘活了教育资源。
期间,易斌初、何章旺同志先后退休,曾立明同志调教育局机关工作。2001年9月,由市委组织部任命邓志革同志接任学校党委书记职务;任命谭李华、陈忠林为学校副校长。2002年3月,任命黎修良同志为副校长;任命高兴同志为纪委书记;任命熊振倜同志为校工会主席。2002年8月任命瞿维中同志为副校长;2004年3月任命汪炎珍同志为副校长。邓志革、侯作亭、陈忠林、谭李华、黎修良、熊振倜、高兴同志为党委委员。
九八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内部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之双中心,取得了一批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生方面,由于学校注重技能训练,学生在省市级大型比赛中频频获奖,特别是校计算机特长队2001年参加全省大中专学校学生技能比武获团体第一名,校文工团屡次在省市级大型活动中表现不逊,成为省内风景。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录取率已达85%以上,学生毕业后因为“好用、管用、能用”受到全国30多家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2002年9月,被评为湖南省中专学校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加强,九五、九七年分别从省内外及有关高校一次性引进各科优秀教师共50余人。侯作亭校长被评为特级教师;张亦刚老师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邓志革书记被评为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有20多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
2002年4月,学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样板为全国德育工作会议提供了参观现场;5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亲临学校考查,对学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发展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劳动者”。是年9月,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株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筹)]2003年6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筹建株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高等教育行列。2003年有汽车应用等5个专业进行了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生招生,2004年有汽车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经贸英语、环境工程等9个专业进行了全日制普通大专学历教育生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学历教育生近500人。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05]33号文件批复正式建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3年7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10月30日,学院成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2024年5月31日,教育部批准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同时撤销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