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来到株洲同心民企法援工作站开展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金宗出席活动。

首先,株洲同心民企法援工作站站长陈曦详细介绍了法援工作站的主要情况,民企法援工作站成立于2019年10月,在中共株洲市委统战部引领指导下开展工作,由天元区司法局进行业务主管,民进天元区工委、天元支部具体负责承担实施。从成立至今,工作站组织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127名,为近3000家中小微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线上线下点对点的定期询访和法治体检咨询服务,组织开展了5次专家讲坛座谈,22次法律知识宣讲,30多次法律援助沙龙,70多次法律援助诉讼服务,500多次企业法律问题专题研究会议等一系列法律援助公益行动。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谭慧主持推动“德法共育”法援服务人才研讨会,探讨职教思想政治教育中“德法共育”与法律援助的关系,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周边合作等群体和领域的普及法律、关爱弱小、弘扬正直等德法共育实践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法治人才。 会上,株洲同心民企法援工作站副站长、株洲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如泉就“德法共育”的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锋就思政教学中如何进行“德法共育”的案例选取、株洲同心民企法援工作站副站长姚曙光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教师党员谭阳希、刘苗两位具有律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通过结合自己处理的案件和教学情况围绕“德法共育”的主题,就如何促进学生学法、懂法并有效实施法律援助各抒己见。 最后,周金宗作了总结讲话。他认为“德法共育”中的“共”很重要,有三个方面的“共”:内容是道德和法律的共育;载体是各个课程的共育;主体是学校和社会的共育。建议教学中突出案例的典型性,可以通过多途径寻找既能体现德又能体现法的典型案例,编辑成册专门用于教学。
|